2010年CCBN主題報告會:張海濤主題報告全文實錄
【搜狐IT消息】2010年3月23日至25日,第十八屆中國國 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10) 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搜狐IT作為「CCBN」 的官方指定合作夥伴,將對展會現場進行全程圖文報道。 在CCBN2010前期舉行的論壇上, 部分廣電業內專家分析了目前廣電的形勢, 提出了借鑒電信體制改革經驗,堅持創新等理念。
在3月22日舉行的CCBN2010主題報告會上, 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將發表題為「堅持科技創新, 加快數字化進程,構建廣播影視現代傳播體系」的主題報告。 以下為張海濤的主題報告全文實錄:
各位來賓,同志們:
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 就要開幕了, 我代表廣電總局和王太華同志對CCBN的開幕表示熱烈祝賀, 對參加展覽會的中外廠商、各位同行和各界朋友表示熱烈歡迎, 對大家多年來為我國廣播影視繁榮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正是有了你們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才有了今天的CCBN, 才有了我國廣播影視大發展大繁榮。CCBN已成功舉辦十七屆, 今年的參展廠商和展覽面積再創歷史新高。 伴隨著我國廣播影視的快速發展, CCBN已成為我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廣播影視盛會, 已成為國內外廣播影視同行交流新技術、展示新成果、溝通新經驗、 加強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和重要品牌。希望通過CCBN, 有更多的國內企業走向世界,有更多的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有更多的智慧謀劃廣播影視發展,開放合作,融合共贏, 共同推動我國廣播影視又好又快發展。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宣部的領導下, 經過全國廣電系統的艱苦創業, 我國廣播影視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建成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 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手段並用,中央與地方結合的廣播影視網, 形成了規模宏大、門類齊全、混合覆蓋的廣播影視體系, 走出了中國特色的廣播影視發展之路。 廣播影視已成為我國最為普及、最為便捷的宣傳工具、 信息工具和娛樂工具,是人們獲取資訊信息、 享受文化娛樂的主要渠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廣播影視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和新使命。
(一)新時期新階段,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 轉變發展方式的新要求,廣播影視肩負著新任務、新使命。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創新型國家等重大戰略思想。 黨的十七大要求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站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 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 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近年來,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政府採取保增長、保民生、 保穩定的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 針對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今年初, 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講話,指出,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 搶佔國際競爭制高點、爭創新優勢、 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要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 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並提出了「八個加快」 重點工作,其中,明確要求加快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 加快自主創新,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廣播影視是我國文化產業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快廣播影視發展,對於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拉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廣播影視系統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調整和優化結構佈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節目內容, 創新服務業態,提升產業發展和自身價值, 為我國經濟增長和文化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更趨多元、 多變、多樣,廣播影視必須滿足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新需求、 新期待。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年以8% 以上的速度增長,人民群眾的收入也快速增長, 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不斷下降。 人們在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 對精神文化和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呈現出新的特徵: 一是文化娛樂和信息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具有多層次、多方面、 多樣化的特點;二是人們思想文化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 差異性不斷增強,多元、多變、多樣的趨勢更加明顯; 三是人們的自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維護知情權、參與權、 表達權、監督權的意願更加強烈。當前,我國電視機、 收音機社會擁有量都超過5億台,移動電話用戶超過7.4億、 固定電話用戶超過3億、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超過1億, 網民超過3.8億。新的信息傳播渠道和文化娛樂方式不斷湧現。 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音視聽節目和信息的需求量很大。 廣播影視作為主流媒體,擁有龐大的節目內容資源和信息網絡資源, 有責任也有能力在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時, 充分運用高新技術,盤活現有資源,開發節目新形態, 拓展服務新業態,完善服務方式,不僅滿足電視機、 收音機等終端用戶的新需求,還要滿足各行各業以及計算機、手機、 車載等多種終端用戶的新期待,使廣播影視真正做到與時代同進、 與世界同步、與人民同行,推動廣播影視快速持續發展, 努力實現大眾媒體為大眾的目標。
(三)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不斷發展,數字、 網絡等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廣播影視面臨三網融合的新機遇、 新挑戰。
當前,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 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增長格局出現新的重大變化,以綠色、 智能、可持續為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不斷發展。數字、 網絡等信息技術突飛猛進, 突破了傳統媒體行業內部以及與電信等相關行業的技術壁壘, 媒體之間的融合競爭更加激烈,廣電網、電信網、 互聯網三網融合的發展勢頭更加明顯,互聯網、 手機媒體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新興媒體。從國際上看, 美國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逐漸停止地面模擬電視播出, 數字化的廣播電視網不僅提供音視頻節目,還提供互聯網接入、 話音等綜合服務,極大地促進了三網融合, 加快了互聯網寬帶服務的普及。 美國有線電視網提供的寬帶接入服務佔到整個寬帶市場的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各國電信運營者通過多重業務捆綁的競爭策略, 不僅提供傳統的電話業務,還提供互聯網接入、 IP電視等視頻服務,提高用戶ARPU值。從國內來看, 早在2000年,《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中就明確提出「促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 我國電信改革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已形成了市場競爭的基本格局, 全行業基本完成了戰略轉型, 實現了從傳統的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運營商的轉變, 在體制機制、資本市場、網絡基礎、用戶規模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已經實現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並開始進入IP電視等廣播電視傳輸的基本業務領域。去年底, 經總局批准試點城市的IP電視用戶超過200萬。 而我國有線電視網,主要依靠各地廣電部門自我發展、自我積累, 形成了1.74億的用戶規模,但由於缺乏國家投入, 各地分級管理、分散經營,沒有形成統一的有實力的競爭主體, 沒有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格局。 我國有線網絡承擔著宣傳任務和公益性服務, 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實現數字化,難度很大,在全系統的艱苦努力下, 在各級政府、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用戶的大力支持下, 近來年全國有線電視數字化發展很快,但是目前仍然有近2/ 3的用戶還是模擬的,有線網絡數字化、 雙向化改造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另外,由於政策等原因, 有線網絡提供的寬帶接入用戶較少,去年底只有300多萬, 在全國1億寬帶用戶總數中的比例微乎其微, 有線網絡也還不能提供IP電話等話音服務。 三網融合給我國有線網絡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同時也是嚴峻的挑戰。今年1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 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 標誌著我國三網融合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三網融合要取得實質性 進展。三網融合將打破廣播影視傳統的層級分割和分散格局, 給廣播影視的傳播理念、方式方法、業務形態、 體制機制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我國廣播影視只有抓緊從過去的單純的節目內容提供向綜合業務服務 轉變,從過去的各自為戰、分散粗放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 一體化邁進,實現廣電行業的戰略轉型, 才能適應三網融合的發展需求, 廣播影視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今年是我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 規劃的關鍵年。「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 是我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攻堅時期, 也是推動廣播影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時期。「十二五」期間, 我們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推動廣播影視轉變發展方式、 提升傳播能力、推進三網融合,推動我國廣播影視又好又快發展, 更好地引領帶動我國現代傳媒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有三項重要任務:
一、著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豐富內涵, 推動廣播影視從過去的模擬、分散、單一服務,向數字、集約、 綜合服務方向轉變。
廣播影視是高科技、重裝備的行業,涉及采編、製作、播出、傳輸、 發射等多個環節,涉及到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傳輸手段。當前, 數字、 網絡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廣播影視的技術基礎發生了深刻變革, 特別是由模擬向數字的重大轉變, 使傳播方式正由單向傳輸向雙向互動轉變, 接收終端由單一向多元多樣轉變, 業務形態由封閉分割向開放融合轉變。 加快廣播影視發展方式的轉變勢在必行。
(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推動跨越式發展。
科技進步是廣播影視發展的永恆推動力。隨著數字技術、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廣播正向數字廣播、網絡廣播、 多媒體廣播方向發展,電視正向數字電視、高清電視、超高清電視、 網絡電視、移動電視、下一代電視方向發展,電影正向數字電影、 立體電影方向發展,廣播電視網正向數字、雙向、智能、多功能、 全業務方向發展,並積極為物聯網提供有力的支撐平台。 我們各級廣電部門要準確把握廣播影視的發展趨勢, 始終發揮科技進步的引領、帶動、支撐和保障作用,以數字化、 網絡化為龍頭,以自主創新為依托,改造廣播影視的生產流程, 提高生產效率和核心競爭力, 加快推動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 地面數字電視、數字電影放映等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為廣播影視發展開拓新空間,不僅為電視機、 收音機等終端用戶提供良好的節目內容服務,還要為手機、計算機、 MP4等終端用戶提供良好的節目內容服務, 不斷提高數字化的傳播能力, 實現廣播影視面向多終端的全方位服務, 滿足不同受眾對數字化傳媒生態中內容的新需求。
(二)要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質量提高, 加快推動廣播影視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高方向轉變。
經過60年來幾代廣電人的艱苦創業, 我國廣播影視已形成龐大的數量規模:一是播出機構、 節目套數和內容生產數量很大。去年底, 全國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654座(廣播電台251座、 電視台272座、教育電視台44座、廣播電視台2087座), 開辦了3985套開路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廣播2675套、 電視1310套),還有178套付費廣播電視節目( 付費電視139套、付費廣播39套)。 去年生產的電影故事片超過450部、電視劇超過1.3萬集、 動畫片超過17萬分鐘。二是傳輸覆蓋網和用戶規模很大。 全國有廣播電視發射台轉播台3萬多座,衛星上行站30多座, 有線電視網絡400多萬公里, 去年底我國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6.31%和97. 23%,全國電視用戶約4億、有線電視用戶約1.74億, 都佔全球的1/3。我國廣播影視在節目套數、生產數量、 播出時間、用戶規模等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佈局分散、大而全、 小而全,沒有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的運營主體;節目雷同、 同質化競爭、圖像質量低下、服務方式單一, 不能滿足各類終端用戶對節目內容的需求。 廣播影視轉變發展方式和服務方式已迫在眉睫。此外, 去年全國廣播電視總收入已超過1600億元, 轉變發展方式已具備堅實的經濟基礎。 我們各級廣電部門要在內涵提高上下功夫,更加注重結構調整, 更加注重品質提高,更加注重品牌建設,更加注重業態創新, 更加注重產業發展,更加注重節能環保,合理配置資源, 完善體制機制, 加快推動廣播影視傳播方式從模擬單向傳輸向數字雙向互動轉變, 加快推動運營模式由小規模分散經營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轉變, 加快推動服務方式由簡單單一服務向多樣化的綜合服務轉變, 培育一批充滿活力、有競爭實力的骨幹企業, 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市場影響的文化品牌, 不斷提高廣播影視服務水平和整體實力。
(三)要更加注重隊伍建設和勞動者素質提高,充分發揮智力、 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在廣播影視發展方式轉變中的重要作用。
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 勞動者的素質決定著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廣播影視屬於知識和智力密集型行業, 更需要強化技術革新和文化創意,更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 廣播影視專業崗位門類齊全,既有新聞宣傳、文藝創作專業人員, 又有工程技術、經營管理專業人員。 我們各級廣電部門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分類指導, 加強領導,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 作風上過得硬的要求,加強隊伍建設,加強作風建設。 要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實施人才興業戰略,用事業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 用實踐造就人才。要加強政治思想學習和專業技術培訓, 造就一批懂宣傳、懂技術、懂經營、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造就一大批業務骨幹和專業領軍人才, 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的綜合素質。 要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 充分調動和發揮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廣泛吸納社會有識之士和專業人才,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 管理等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 共同推動廣播影視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著力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統籌協調,覆蓋廣泛, 不斷提高廣播影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黨的十七大首次將構建傳輸快捷、 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寫入了黨的綱領性文件。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 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 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 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去年,中辦、 國辦下發24號文件(關於印發《2009- 2020年我國重點媒體國際傳播力建設總體規劃》的通知), 要求到2020年,在報刊、通訊社、 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領域建成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傳媒集團, 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相稱的媒體國際傳播力。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我國已建成了多種手段並用、多層次覆蓋、 規模龐大的廣播影視網,如何以較短時間、較低成本、 安全平穩地實現從播出前端到用戶終端全系統的數字化, 構建完善傳輸快捷、覆蓋廣泛、安全可靠的現代傳播體系, 是我們全國廣電系統「十二五」時期一項重中之重的任務。
(一)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台和網兩個積極性,台網聯動, 共同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廣播電視是內容和載體的有效統一。廣播電視台負責節目的采編、 製作、播出,廣播電視網負責節目的傳輸、覆蓋和用戶服務, 是廣播電視節目進入家家戶戶的橋樑和紐帶,兩者缺一不可, 共同構成了廣播電視傳播體系。
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台在構建現代傳播體系中的龍頭帶動作用。 要按照總局下發的白皮書的要求,進一步加快台內數字化、 網絡化應用,建立面向多種播出平台、面向多種終端用戶、 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內容資源管理系統,提高節目質量, 創新節目形態,豐富節目內容,不斷提高廣播電視台的核心競爭力。 去年,全國已開辦13套高清節目。 要繼續把高清電視的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實行標清與高清同播。 加強高清節目制播網絡建設,制定完善高清節目制播流程, 加強高清節目製作儲備,加快高清節目制播人才的培養, 增加高清節目的播出時間和節目套數,加快高清電視的推廣普及, 帶動高清電視產業發展。
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網在構建現代傳播體系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廣播電視網是確保讓黨和國家聲音傳入千家萬戶的文化宣傳網, 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撐網和備份網。 要積極利用新技術,開發新業務,提供新服務,滿足新需求, 最大限度地發揮廣播電視網的單向傳播優勢、 寬帶接入優勢和用戶資源優勢。同時,加快雙向化改造、 新業態開發,加快融合集成創新,加強台網聯動,努力做到跨網絡、 跨屏幕、跨平台、跨地區、跨行業的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 匯天下精華,為政府、行業、社區、 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廣播電視和信息服務, 滿足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廣播電視的新需求和新期待。總之, 要以數字化、雙向化、高清化為契機, 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發展上一個新台階。
(二)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統籌無線、有線、衛星、 互聯網等多種手段,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地形複雜、 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收入水平不均衡,東部、中部與西部、 城市與農村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差距較大。我國有4.12億戶家庭, 有約4億戶電視家庭用戶,分散在全國的城市農村、山區村寨, 必須統籌無線、有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技術手段進行混合覆蓋。 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我國已形成門類齊全的廣播電視傳播體系。 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實施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無線覆蓋工程、 有線電視數字化工程、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工程、 地面數字電視工程,我國廣播電視覆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實施村村通工程。已完成全國11.7萬個行政村「盲村」、 10萬個50戶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建設任務, 解決了近1億多人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 今年底將全部完成全國71.66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盲村」 村村通建設任務,其中,通過直播衛星方式將解決1230萬戶、 近5000萬人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 由於採用了直播衛星加密方式,可以實現對每個用戶、 每個機頂盒實行精細化管理和服務, 為下一步推動廣播電視戶戶通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是實施西新工程。西新工程經過十年的建設, 從根本上改變了西藏、新疆、內蒙古、 寧夏等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薄弱的問題。 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覆蓋和少數民族語言節目譯制, 使少數民族同胞不僅能聽到看到、還要能聽懂看懂廣播電視節目。
三是實施無線覆蓋工程。 已完成6626部發射機的更新改造和運行維護任務,使中一廣播、 中一電視、中七電視的人口無線覆蓋率從2005年底的61%、 38%、0%,提高到目前的85%、85%、69%以上, 無線覆蓋人口分別超過11億、11億、9億, 初步建立了中央廣播電視無線覆蓋體系, 從根本上扭轉了無線覆蓋滑坡的問題,保證了人們打開電視機、 收音機就能免費聽到廣播、看到電視,享受公共服務。 下一步要在確保無線覆蓋質量的基礎上,積極研究利用新技術手段, 使無線覆蓋地區2億多戶群眾能夠接收到更多的高質量的節目, 努力做到城鄉廣播電視服務均等化。
四是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工程。全國已有160多個地市、 460多個縣市完成了數字化整體轉換,廣西、海南、寧夏、 江蘇等省區所有城市已完成整體轉換。目前, 全國有線電視用戶數1.74億,其中, 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數超過6500萬,佔用戶總數的1/3以上, 有線數字電視呈快速發展勢頭。下一步要把數字化轉換、 雙向化改造、新業態服務結合起來, 推動有線網絡成為三網融合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支撐平台。
五是推進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建設。 CMMB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移動多媒體技術和標準, 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開通了CMMB信號, 30個省份完成了業務運營支撐系統建設和運營簽約, 並與中國移動一道,推動我國自主創新的TD+ CMMB的融合發展。TD+CMMB的融合發展, 開啟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通訊廣播事業融合發展的新領域 ,是實踐三網融合的有益探索,對於推進科技創新、帶動國內消費、 促進文化信息產業發展、滿足人們多樣多變多元精神文化需求、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們正加緊優化網絡覆蓋,創新業務新形態,完善服務體系, 加快手機、手持電視機、筆記本電腦、 車載等各類CMMB終端的推廣普及, 滿足移動人群隨時隨地聽廣播、看電視、查信息的需求。
六是實施地面數字電視工程。 全國已有100多個城市開通了地面數字電視, 今年底所有地市都將開通地面數字電視。為了保證公共服務, 我國地面電視實行模擬與數字同播、標清與高清同播的方針, 以避免因為技術升級而使目前收看模擬地面電視的用戶接收不到電視 信號。
互聯網作為新興媒體,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聚合力,它以「多對多、 自傳播」的方式,改變了廣電「一對多、點對面」的傳播模式, 滿足了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個性化的新需求。近年來, 廣電系統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媒體的發展, 積極利用互聯網的新途徑、新方式, 不斷提升廣播影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大力推進網絡廣播電視、 手機廣播電視的發展。央視網、中國廣播網、 國際在線等網站的點擊量快速增長,開播了中國網絡電視台。 通信方式的手機電視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總之,我國已建成了針對城市、農村、山區等不同地區, 針對電視機、收音機、手機、車載等不同終端的,無線、有線、 衛星、互聯網等多種技術手段並用的廣播電視現代傳播體系。 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遵循各種傳輸手段的傳播規律,統籌兼顧, 明確定位,有序競爭,共贏發展, 在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的基礎上,著眼於高速、高清、互動、 便攜、移動等新業務、新業態、新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 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要加強技術監測監管,構建安全可靠、 可管可控的現代傳播體系。
當前,我國廣播影視正處於模擬與數字、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並存發展的關鍵時期。廣播影視從節目採集、 製作、播出到傳輸、覆蓋、接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 要使整個系統高效運轉、安全運行, 需要強有力的技術監測監管體系作為支撐和保障。近年來, 為了防範和應對敵對勢力的干擾破壞以及重大技術事故、突發事件、 自然災害,全國廣電系統已建立了反應快捷、令行禁止、 調度靈活的安全播出調度指揮系統,建立了全國無線、有線、 衛星廣播電視監測網絡系統以及節目收聽收看、境外衛視、 互聯網視聽節目監管系統, 廣播影視的安全保障能力和監測監管水平明顯提高。當前, 我們正積極整合優化現有的監測監管資源,建立集技術監測、 節目監管、安全播出調度指揮於一體的統一技術監管平台, 對不同播出形態的廣播電視業務進行全方位的監測監管。 要加強技術革新,積極採用新技術, 提高監測監管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為確保安全播出、 提高傳輸覆蓋質量、加強節目監管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要進一步完善技術監測監管手段,將地面數字廣播電視、 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廣播電視、IP電視、手機電視、 互聯網音視頻廣播等新業務納入監測監管範圍,納入安全播出管理。 要加強對網絡視聽等新媒體的監管技術研究, 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視聽新媒體技術監管體系。同時, 要圍繞國家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廣播電視資源, 建立分級、分區域、多部門聯動的國家應急廣播運行機制。總之, 安全可靠、可管可控,是構建現代傳播體系的基本要求, 加強技術監測監管是構建現代傳播體系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
三、著力推進三網融合,加強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服務創新, 促進有線電視網由小網變大網、模擬變數字、單向變雙向、 標清變高清、事業變企業、由看電視變成用電視。
三網融合是黨中央、 國務院根據國際科技發展趨勢和我國經濟社會信息化要求做出的重大 戰略部署,是數字、網絡等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是滿足人們多元多變多樣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的必然選擇。 按照國務院下發的《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 推進三網融合主要有四項任務:一是推動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 明確雙向進入的業務範圍,組織制定試點方案, 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二是加強網絡建設改造和統籌規劃, 加快有線數字電視網絡建設和整合, 推動電信網寬帶工程建設以及加強網絡統籌規劃和共建共享; 三是強化網絡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監管, 落實網絡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職責,加強技術監控系統建設; 四是切實推動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加強信息技術產品研發和製造, 加快建立適應三網融合的國家標準體系。 三網融合工作分兩個階段推進,今年到2012年是試點階段, 2013年到2015年是推廣階段。目前, 總局正與工信部制定試點方案,在有條件的地區組織開展試點工作。 三網融合不僅僅是廣電與電信業務的對等開放, 更重要的是服務業態的創新, 真正讓用戶感受到三網融合帶來的全新視聽享受和方便快捷的綜合服 務,讓用戶體驗到三網融合帶來的新變化。 我們各級廣電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 服從國家利益,服從人民利益,尊重科學規律,轉變思想觀念, 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戰略轉型,突出廣電特色,發揮廣電優勢, 加強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服務創新,確保安全可控, 積極探索走有中國特色的三網融合發展之路。
(一)要加強技術創新,加快數字化轉換和雙向化改造, 加快建設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
數字化、雙向化是有線電視網開展各類綜合業務的前提和基礎, 是有線電視網絡升級的主要任務和中心工作。 目前全國已完成整轉的6500多萬有線數字電視用戶中, 雙向覆蓋用戶3000多萬, 但實際雙向機頂盒用戶只有200多萬,所佔比例很低, 有線網絡雙向化改造任務很重。已完成數字化轉換的城市, 要加快雙向化改造步伐,加快寬帶數據基礎平台建設, 既發揮單向廣播的優勢,又提供雙向交互多功能服務, 使有線網成為推進三網融合的高速寬帶、高清互動的重要支撐平台。 尚未完成轉換的城市,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一步到位, 直接向雙向化過渡,使互動電視、視頻點播、 時移電視成為有線數字電視的基本功能。今後, 要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大力推進寬帶接入等綜合服務, 努力實現有線網絡的戰略轉型。今年,總局將在去年與科技部、 上海市政府簽署的合作協議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 加快制定NGB戰略發展規劃,明確NGB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 實施步驟和相關配套措施,努力構建NGB傳輸網絡( 骨幹網速率達每秒1000千兆、 接入網用戶端速率達每秒100兆)、NGB業務平台( 提供高清電視、數字音視頻節目、移動多媒體、 高速數據接入和話音等三網融合的「一站式」服務)、 NGB管理系統(對業務、內容、 網絡和用戶實現智能化的監控和管理), 實現廣播電視網絡業務跨地區的互通、交換和節目資源的共享, 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更加高效的全方位服務。 要結合三網融合試點,同步推進NGB示範網建設, 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在全國主要城市建設NGB示範網。 要統一技術標準,加大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的推進力度, 加快組織制定NGB標準體系,制訂完善相關技術、網絡、 業務標準。要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組建NGB技術和產業聯盟,對重大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加快產業化進程,形成合作共贏、良性發展的產業格局。 要加強NGB的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努力做到可控可管、安全可靠, 確保安全播出和政令暢通。
(二)要加強體制創新,加快有線網絡整合和事轉企步伐, 培育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制度要求的合格市場主體。
去年,總局已頒布《關於加快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發展的若干意見》, 各地要加快網絡中心事轉企的步伐,加快推進省級網絡整合, 在今年底之前基本實現一省一網的目標。目前, 全國有13個省份基本完成了網絡整合,北京、陝西、湖南、 深圳等網絡公司已經上市。各地要抓緊推進網絡整合。 一是要始終堅持行政推動、市場運作、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的原則, 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特別是要保護地市、縣的實際利益,推動省、 地市、縣三級貫通、共同發展。二是要採取股份制方式,省、地市、 縣共同協商,確定資產評估標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共同塑造和培育自主經營、利益共享、 風險共擔的合格的市場主體。 三是要堅持業務發展與網絡整合並重並舉的原則, 業務發展與網絡整合要相互促進,不能將兩者割裂開來, 影響有線網絡的快速發展。總局將按照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要求, 抓緊研究提出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方案, 一方面積極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股份制改造等市場手段, 盡快形成有線電視網參與三網融合的市場主體, 提高有線網絡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 逐步實現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 統一管理、聯合發展的新格局。
(三)要加強服務創新,加快新業態開發, 切實提升有線電視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用戶的需求是有線電視發展的不竭動力。以人為本、用戶至上, 是有線電視服務的基本要求。各地在推進數字化轉換、 雙向化改造和網絡整合的同時, 要把滿足用戶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把完善服務體系建設、開發服務新業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斷提升內容豐富度、圖像清晰度、用戶體驗度和價格實惠度。 一是要抓緊研究制定廣播電視基本業務、增值業務的科學分類標準, 建立廣播電視業務分類目錄, 抓緊研究制定有線電視服務質量管理規定, 為全國有線網絡開展各類業務服務、 提高服務質量提供有力的政策規範和標準。二是要明確服務定位, 完善服務規範,細化服務流程,嚴格服務管理,及時處理用戶投訴, 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終端提供精細化的周到服務。同時, 要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用戶的監督, 形成有線數字電視的良好服務品牌和公眾形象, 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三是要加強服務新業態開發, 推動融合創新和本地化服務。 要加強對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技術的融合研發,大力開發高清電視、 視頻點播、電子政務、銀行支付、民生信息、電視通話、寬帶接入、 家庭智能化等多種新業務, 使有線數字電視真正成為家家戶戶人人享用的多媒體綜合服務信息平 台,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多元多變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 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和社會信息化、家庭信息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各位來賓、同志們,我國廣播影視發展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更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設備工業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更需要全國廣電系統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 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旺盛的工作鬥志, 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快現代傳播體系的構建,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全力推進廣播影視又好又快發展,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祝展覽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