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扶持國家隊進軍電子商務 或設專項資金支持
漫畫:陳婷
一夜之間,電子商務的競爭進入新一輪的「風口浪尖」。 3月16日,商務部在其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透露, 正在草擬一份關於《支持傳統商業企業進軍電子商務》的文件, 據知情人透露,該方案還擬成立專項資金對北京王府井、上海百聯、 武漢中百等「上榜企業」進行資助。
中央傾力扶持的「國家隊」憑借獨特的政策和資金優勢, 將給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市場帶來一股超強衝擊波。
而接受挑戰的,不僅包括廣東在內的各地龍頭百貨, 也有耕耘網購多年的民營「淘寶」們。
政策獲利者 在近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姚堅就透露, 商務部當前工作重點之一就是進一步支持傳統商業企業, 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推進實體市場和網上市場的結合, 推動商業企業以網絡銷售帶動門店銷售。並且,他表示, 商務部將會在網絡平台的支付手段、誠信體系建設方面, 給予傳統商業企業更多的關注和政策指導。
業界盛傳,這些傳統商業企業就是北京王府井、武漢中百、 上海百聯等國有商貿巨頭。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更多的關注」 指的是國家擬設立專項資金,對「上榜企業」進行資助。 儘管具體金額尚不得知,但業內預計不會是個小數目。
目前,這三家被業界稱之為「國家隊」的企業對「上榜傳言」 保持沉默,不過,王府井百貨內部員工周小姐告訴記者,「 集團在開年會等多種場合已經提到, 今年要將電子商務列為發展戰略之一,並加大這塊業務的投入, 相信已經拿到政策的支持。」
廣東企業缺席 而令人尷尬的是,憑借商業貿易聞名全國的廣東卻很可能榜上無名, 廣百股份、廣州友誼等廣東本土國有商貿流通巨頭, 均不在首批扶持對像之列。
儘管國家在《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 2020年)》中,已經提出「 確立珠江三角洲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地位」的要求, 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 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也顯示,北京、 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京廣滬三地網民數量雖然只佔到全國的8.4% ,但網購用戶規模卻佔到全國的15.6%,而且, 廣州的網購滲透率位列全國前三。
這讓同樣在致力發展電子商務的廣東本土企業心裡「酸酸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競爭中肯定要弱勢一些,但也要堅持做。 」廣百股份董事總經理黃永誌坦言,廣百股份早年上市集資的時候, 就已經為網上商城項目籌得2000萬元, 現在已經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部門來運營,「即使沒『上榜』 也會把項目做好。」
此外,「信息不對稱或許也是導致廣東企業難『上榜』的重要原因。 國家至今沒有確立一個主管電子商務的部門, 地方企業很難找到到中央『請命』的門道。另外, 國家可能也想扶持一些民間品牌, 但不好判斷民間哪一家才是有實力的正規軍。」 廣購網CEO肖曉告訴記者,網絡市場假貨橫行,已經到了「 劣幣驅逐良幣」的地步,國家可能想通過「打建並舉」 的方式來淨化這個市場。
「國家隊」的考驗
問題接踵而來,國企百貨等進軍電子商務表面上人聲鼎沸, 實際上很多人都只是來探探風。
原因很簡單,「目前, 網絡銷售一般佔百貨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僅為個位數。 而且扣點也很低。」古士旗服飾品牌CEO鍾可添告訴記者, 百貨業態的網店跟實體店盈利模式基本相同, 一般都是商場與品牌供應商聯營,靠銷售額賺取扣點利潤, 而不是靠收取商舖租金獲利。一般來說,實體店的扣點是25%- 30%,即品牌商銷售一百萬商品, 則需給百貨公司交納25萬至30萬的回扣。 而網店的扣點只有12%-15%。
因此,「即便政府可以給傳統百貨很好的電子商務政策, 傳統百貨也不見得就會投入很大精力人員去開發。 因為電子商務的流動成本太高了, 即便投入很高的資金進行營銷推廣,仍然很難拉動銷售。相比之下, 線下投一個億的推廣費,差不多就可以拉動銷售20億了。」 廣購網CEO肖曉說。
事實上,於2008年10月在廣州開業的正佳網便是「十一五」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重點項目,正佳網的項目後台、 技術和基礎設施均由國家投資,合計約16億元, 現階段的商業營運資金則為廣州正佳網現代服務有限公司的自籌資金 。
不過,由於正佳網現代服務公司缺乏資源整合能力, 吸納不到優質品牌客戶,供應鏈搭建頗不完善,至今未見起色。
「受到扶持的未必就能做的好。」一名業內人士認為。
另一方面,進駐百貨的品牌商也未必願意開拓網絡銷售渠道。
依妙服飾品牌董事長車廣平就對記者直截了當地說,「 依妙不會做網路。因為女性服飾以時裝類為主,尺碼變化很大, 必須實際試穿才行。」另外,還要承擔網店的庫存風險。
民營軍的思考
艾瑞咨詢推出的《2009- 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行業發展報告》顯示, 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2483.5億元, 其中以淘寶為首的民營網購集團軍佔了絕大多數的份額。
然而,當傳統百貨出身的電子商務「國家隊」 在供應鏈採購上明顯更有優勢,並將會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這樣一來,淘寶們會否受到猛烈衝擊?
對於這個問題,阿里巴巴公關總監陶然表示「不便作出任何評論」。 此前,淘寶對外稱,已經在從外界認定的C2C模式, 逐步轉向C2B模式(為企業提供流量數據分析)。事實上,「 淘寶發展至今,已經創造了三大價值:一是創造了巨大的流量; 二是塑造了網購的第一品牌,大家已經約定俗成地認為『 要網上購物去淘寶』這一概念; 第三是淘寶可以提供詳細準確的數據, 對消費者及行為習慣做出歸納,而這一點特別為商家所看重。」 淘寶副總裁路鵬表示。
政策護航助推市場擴容
網購雖紅火,但如影隨形的最大威脅便是誠信危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政策護航, 由政府出面來給電子商務行業搭建誠信體系和安全支付平台, 能夠大大節省電子商務企業的營銷推廣費用。」肖曉說。
由此,走秀網副總裁馬曉暉認為, 商務部扶持傳統百貨巨頭進軍電子商務, 也將推動網絡購物人群滲透率,增強中國電商行業整體競爭力, 擴大網購市場的總體規模。「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 絕對是件好事兒。」
本報記者肖昕
分析
問題1 假貨充斥
網購的進與退 假貨多,是電子商務的最大詬病。有故意也有無奈。「 有的廠家覺得正規產品在網絡售價太低,無利可圖, 就不願意跟正規渠道合作。客戶資源就這樣被賣假貨的網站搶走。」 一位百貨公司的老總向記者坦言。
問題2 盈利週期長 當當、卓越自1999年誕生至今沒能實現盈虧平衡。 京東商城年銷售額近40億,仍盈利艱難。「 目前大家都盯著長遠的大蛋糕, 都想依托做產品線擴張來降低邊際成本,而且賺取更多的流量。 既然要不斷的追加投資,那就意味著要拉長盈利週期。」 紅孩子一高層告訴記者。
問題3 上市財務障礙 博威資本董事總經理於向東告訴記者,他很早就開始關注這一板塊, 之所以遲遲沒有進入,主要是這個行業缺乏監管機制,稅務不清, 財務不透明。「網購的業績多是沒法核實的, 這對於網購企業上市會構成很大的障礙,如果沒法上市, 那我還進去幹嘛?」而如果釐清稅務,則意味著網購企業不能賣「 水貨」,必須採用「代購」的模式銷售化妝品等商品。
問題4 第三方支付監管空白 延宕已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還沒有正式發放,這意味著支付寶、 快錢等第三方支付是不受銀行監管的。 別有用心之人便利用這個空子為色情網站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 甚至洗黑錢。或因如此,正佳網在早期營運中, 國家給網站指定了第三方支付方式,不允許採用支付寶、 快錢等民間第三方支付工具, 大大降低了網購的可操作性以及客戶的粘性。
肖昕
相關新聞 實體為本 網店為末 蘇寧孫為民:美國家電網購不到一成加快線下佈局才是王道 「蘇寧易購從今年2月正式上線以來,每天的銷售額在300萬- 400萬。我們相信家電網購一定會蓬勃發展。 但不是說實體店就是沒落了。實體店和網店有個主次、本末的問題。 」蘇寧總裁孫為民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網購最發達的美國,家電網上銷售額也只佔銷售總額的8%-10% 。
蘇寧易購日銷售額超300萬 從2月正式上線以來,蘇寧易購每天的銷售額在300萬- 400萬元,按中間值推算,一年的銷售額約為12.6億。 這與蘇寧最火爆的門店———南京新街口店年銷售額相當, 約為2009年蘇寧全部銷售額的2%。 孫為民坦言,蘇寧加大網購推廣力度主要出於三方面的考量, 一是目前已經有一部分消費群體依賴網購渠道, 蘇寧不可能放棄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二是蘇寧「易購」 知名度提升後,即使一些用戶不產生購買行為,但點擊、瀏覽網頁, 對蘇寧品牌都有相當的宣傳價值; 三是易購未來將成為蘇寧員工的學習、培訓、工作平台。
新店半數在鄉鎮 蘇寧開網店,業內一直有「左右互搏」的質疑聲, 認為會影響蘇寧目前的價格體系和渠道體系。孫為民認為, 實體店和網店有個主次、本末的問題,即前者是「主」和「本」, 網店是「次」和「末」。 加快實體店佈局,蘇寧顯然要讓自己在「主」的方面更為強大。 「去年金融危機,老實說我們也看不清方向,看到舊店營收負增長, 就放緩了開新店的速度。」去年,蘇寧新開連鎖門店182家, 今年則「躍進」到要新開543家門店,其中200- 300家是鄉鎮店。 孫為民透露,今年蘇寧要在廣東省內新開72家門店, 廣東地區店面總數達211家,銷售規模增長近45%, 佔據廣東市場超過50%的份額。值得注意的是, 廣東今年計劃新增的鄉鎮門店達到34家,占新開門店總數的47% 。本報記者 汪小星 實習生李兮言
鏈接 廣州自投2000萬元扶持10家網購大戶 除了中央擬出台政策給大型國有百貨公司護航之外, 風投游資也加速湧入這個行業。 繼去年年底投資北京好樂買1000萬美元後, 紅杉資本近期又給瑪薩瑪索公司注資近千萬美元; 聯想投資則宣佈完成對上海廿一客千萬元的注資; 京東商城的第三輪風險投資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 預計總金額將超過1.5億美元。 ———然而,獲得資本豪客青睞的電子商務公司未現廣東企業身影。
競爭迫在眉睫。上周, 廣州科技信息局以一場座談會的形式向業界放風,「 廣州將設立2000萬專項基金,不論何種資本背景, 扶持10家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到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 肖昕)
漫畫:陳婷
一夜之間,電子商務的競爭進入新一輪的「風口浪尖」。
3月16日,商務部在其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透露, 正在草擬一份關於《支持傳統商業企業進軍電子商務》的文件, 據知情人透露,該方案還擬成立專項資金對北京王府井、上海百聯、 武漢中百等「上榜企業」進行資助。
中央傾力扶持的「國家隊」憑借獨特的政策和資金優勢, 將給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市場帶來一股超強衝擊波。
而接受挑戰的,不僅包括廣東在內的各地龍頭百貨, 也有耕耘網購多年的民營「淘寶」們。
政策獲利者
在近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姚堅就透露, 商務部當前工作重點之一就是進一步支持傳統商業企業, 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推進實體市場和網上市場的結合, 推動商業企業以網絡銷售帶動門店銷售。並且,他表示, 商務部將會在網絡平台的支付手段、誠信體系建設方面, 給予傳統商業企業更多的關注和政策指導。
業界盛傳,這些傳統商業企業就是北京王府井、武漢中百、 上海百聯等國有商貿巨頭。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更多的關注」 指的是國家擬設立專項資金,對「上榜企業」進行資助。 儘管具體金額尚不得知,但業內預計不會是個小數目。
目前,這三家被業界稱之為「國家隊」的企業對「上榜傳言」 保持沉默,不過,王府井百貨內部員工周小姐告訴記者,「 集團在開年會等多種場合已經提到, 今年要將電子商務列為發展戰略之一,並加大這塊業務的投入, 相信已經拿到政策的支持。」
廣東企業缺席
而令人尷尬的是,憑借商業貿易聞名全國的廣東卻很可能榜上無名, 廣百股份、廣州友誼等廣東本土國有商貿流通巨頭, 均不在首批扶持對像之列。
儘管國家在《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 2020年)》中,已經提出「 確立珠江三角洲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地位」的要求, 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 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也顯示,北京、 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京廣滬三地網民數量雖然只佔到全國的8.4% ,但網購用戶規模卻佔到全國的15.6%,而且, 廣州的網購滲透率位列全國前三。
這讓同樣在致力發展電子商務的廣東本土企業心裡「酸酸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競爭中肯定要弱勢一些,但也要堅持做。 」廣百股份董事總經理黃永誌坦言,廣百股份早年上市集資的時候, 就已經為網上商城項目籌得2000萬元, 現在已經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部門來運營,「即使沒『上榜』 也會把項目做好。」
此外,「信息不對稱或許也是導致廣東企業難『上榜』的重要原因。 國家至今沒有確立一個主管電子商務的部門, 地方企業很難找到到中央『請命』的門道。另外, 國家可能也想扶持一些民間品牌, 但不好判斷民間哪一家才是有實力的正規軍。」 廣購網CEO肖曉告訴記者,網絡市場假貨橫行,已經到了「 劣幣驅逐良幣」的地步,國家可能想通過「打建並舉」 的方式來淨化這個市場。
「國家隊」的考驗
問題接踵而來,國企百貨等進軍電子商務表面上人聲鼎沸, 實際上很多人都只是來探探風。
原因很簡單,「目前, 網絡銷售一般佔百貨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僅為個位數。 而且扣點也很低。」古士旗服飾品牌CEO鍾可添告訴記者, 百貨業態的網店跟實體店盈利模式基本相同, 一般都是商場與品牌供應商聯營,靠銷售額賺取扣點利潤, 而不是靠收取商舖租金獲利。一般來說,實體店的扣點是25%- 30%,即品牌商銷售一百萬商品, 則需給百貨公司交納25萬至30萬的回扣。 而網店的扣點只有12%-15%。
因此,「即便政府可以給傳統百貨很好的電子商務政策, 傳統百貨也不見得就會投入很大精力人員去開發。 因為電子商務的流動成本太高了, 即便投入很高的資金進行營銷推廣,仍然很難拉動銷售。相比之下, 線下投一個億的推廣費,差不多就可以拉動銷售20億了。」 廣購網CEO肖曉說。
事實上,於2008年10月在廣州開業的正佳網便是「十一五」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重點項目,正佳網的項目後台、 技術和基礎設施均由國家投資,合計約16億元, 現階段的商業營運資金則為廣州正佳網現代服務有限公司的自籌資金 。
不過,由於正佳網現代服務公司缺乏資源整合能力, 吸納不到優質品牌客戶,供應鏈搭建頗不完善,至今未見起色。
「受到扶持的未必就能做的好。」一名業內人士認為。
另一方面,進駐百貨的品牌商也未必願意開拓網絡銷售渠道。
依妙服飾品牌董事長車廣平就對記者直截了當地說,「 依妙不會做網路。因為女性服飾以時裝類為主,尺碼變化很大, 必須實際試穿才行。」另外,還要承擔網店的庫存風險。
民營軍的思考
艾瑞咨詢推出的《2009- 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行業發展報告》顯示, 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2483.5億元, 其中以淘寶為首的民營網購集團軍佔了絕大多數的份額。
然而,當傳統百貨出身的電子商務「國家隊」 在供應鏈採購上明顯更有優勢,並將會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這樣一來,淘寶們會否受到猛烈衝擊?
對於這個問題,阿里巴巴公關總監陶然表示「不便作出任何評論」。 此前,淘寶對外稱,已經在從外界認定的C2C模式, 逐步轉向C2B模式(為企業提供流量數據分析)。事實上,「 淘寶發展至今,已經創造了三大價值:一是創造了巨大的流量; 二是塑造了網購的第一品牌,大家已經約定俗成地認為『 要網上購物去淘寶』這一概念; 第三是淘寶可以提供詳細準確的數據, 對消費者及行為習慣做出歸納,而這一點特別為商家所看重。」 淘寶副總裁路鵬表示。
政策護航助推市場擴容
網購雖紅火,但如影隨形的最大威脅便是誠信危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政策護航, 由政府出面來給電子商務行業搭建誠信體系和安全支付平台, 能夠大大節省電子商務企業的營銷推廣費用。」肖曉說。
由此,走秀網副總裁馬曉暉認為, 商務部扶持傳統百貨巨頭進軍電子商務, 也將推動網絡購物人群滲透率,增強中國電商行業整體競爭力, 擴大網購市場的總體規模。「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 絕對是件好事兒。」
本報記者肖昕
分析
問題1
假貨充斥
網購的進與退
假貨多,是電子商務的最大詬病。有故意也有無奈。「 有的廠家覺得正規產品在網絡售價太低,無利可圖, 就不願意跟正規渠道合作。客戶資源就這樣被賣假貨的網站搶走。」 一位百貨公司的老總向記者坦言。
問題2
盈利週期長
當當、卓越自1999年誕生至今沒能實現盈虧平衡。 京東商城年銷售額近40億,仍盈利艱難。「 目前大家都盯著長遠的大蛋糕, 都想依托做產品線擴張來降低邊際成本,而且賺取更多的流量。 既然要不斷的追加投資,那就意味著要拉長盈利週期。」 紅孩子一高層告訴記者。
問題3
上市財務障礙
博威資本董事總經理於向東告訴記者,他很早就開始關注這一板塊, 之所以遲遲沒有進入,主要是這個行業缺乏監管機制,稅務不清, 財務不透明。「網購的業績多是沒法核實的, 這對於網購企業上市會構成很大的障礙,如果沒法上市, 那我還進去幹嘛?」而如果釐清稅務,則意味著網購企業不能賣「 水貨」,必須採用「代購」的模式銷售化妝品等商品。
問題4
第三方支付監管空白
延宕已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還沒有正式發放,這意味著支付寶、 快錢等第三方支付是不受銀行監管的。 別有用心之人便利用這個空子為色情網站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 甚至洗黑錢。或因如此,正佳網在早期營運中, 國家給網站指定了第三方支付方式,不允許採用支付寶、 快錢等民間第三方支付工具, 大大降低了網購的可操作性以及客戶的粘性。
肖昕
相關新聞
實體為本 網店為末
蘇寧孫為民:美國家電網購不到一成加快線下佈局才是王道
「蘇寧易購從今年2月正式上線以來,每天的銷售額在300萬- 400萬。我們相信家電網購一定會蓬勃發展。 但不是說實體店就是沒落了。實體店和網店有個主次、本末的問題。 」蘇寧總裁孫為民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網購最發達的美國,家電網上銷售額也只佔銷售總額的8%-10% 。
蘇寧易購日銷售額超300萬
從2月正式上線以來,蘇寧易購每天的銷售額在300萬- 400萬元,按中間值推算,一年的銷售額約為12.6億。
這與蘇寧最火爆的門店———南京新街口店年銷售額相當, 約為2009年蘇寧全部銷售額的2%。
孫為民坦言,蘇寧加大網購推廣力度主要出於三方面的考量, 一是目前已經有一部分消費群體依賴網購渠道, 蘇寧不可能放棄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二是蘇寧「易購」 知名度提升後,即使一些用戶不產生購買行為,但點擊、瀏覽網頁, 對蘇寧品牌都有相當的宣傳價值; 三是易購未來將成為蘇寧員工的學習、培訓、工作平台。
新店半數在鄉鎮
蘇寧開網店,業內一直有「左右互搏」的質疑聲, 認為會影響蘇寧目前的價格體系和渠道體系。孫為民認為, 實體店和網店有個主次、本末的問題,即前者是「主」和「本」, 網店是「次」和「末」。
加快實體店佈局,蘇寧顯然要讓自己在「主」的方面更為強大。
「去年金融危機,老實說我們也看不清方向,看到舊店營收負增長, 就放緩了開新店的速度。」去年,蘇寧新開連鎖門店182家, 今年則「躍進」到要新開543家門店,其中200- 300家是鄉鎮店。
孫為民透露,今年蘇寧要在廣東省內新開72家門店, 廣東地區店面總數達211家,銷售規模增長近45%, 佔據廣東市場超過50%的份額。值得注意的是, 廣東今年計劃新增的鄉鎮門店達到34家,占新開門店總數的47% 。本報記者 汪小星 實習生李兮言
鏈接
廣州自投2000萬元扶持10家網購大戶
除了中央擬出台政策給大型國有百貨公司護航之外, 風投游資也加速湧入這個行業。 繼去年年底投資北京好樂買1000萬美元後, 紅杉資本近期又給瑪薩瑪索公司注資近千萬美元; 聯想投資則宣佈完成對上海廿一客千萬元的注資; 京東商城的第三輪風險投資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 預計總金額將超過1.5億美元。 ———然而,獲得資本豪客青睞的電子商務公司未現廣東企業身影。
競爭迫在眉睫。上周, 廣州科技信息局以一場座談會的形式向業界放風,「 廣州將設立2000萬專項基金,不論何種資本背景, 扶持10家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到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 肖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