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3, 2010

《意識宇宙論》結構/物象


《意識宇宙論》結構/物象
http://blog.udn.com/SenseCosmology/3878767
2010/03/23 14:21:05 瀏覽1|回應0|推薦0
“物象”是意識的恍惚作用,是相對存在的形體結構,且會隨時空級距的差異,而改變意識體的觀測感受;因此原子對人體而言,是難以分割的實體物象,透過原子的組合排列,而構成物象世界的萬物;但太陽系對人體而言,卻是廣大遼闊的太空結構,而非如同原子般的實體物象。
然而原子內部結構與太陽系結構相似,都是由相對渺小的核心體,與若干圍繞核心體的公轉體,所結構形成的物體運行狀態;但原子卻被人視為“實體”,而太陽系卻會被人視為“太空”,究其原因就是以人體本位的物象觀點。
故欲實際瞭解物象結構,必先以其相對的時空條件為基礎,而不應以人體主觀的時空條件為基礎;此外,任何物象結構都具有意義,它代表意識體間的交互作用,而不僅只是重力強力等力場結構而已。

身體結構
若以觀測原子核的方式觀測人體,人體將是如同宇宙太空般的浩瀚天體運行結構,人體組織結構將類似人們於天文觀測所發現的大尺度宇宙結構,如天體結構般緩慢運行靜態分布的星系,而所謂的人體、器官、組織、系統都變得難以確認。
故而觀測人體必須以人體相對可感知的時空尺度為單位,才能夠清楚的發現人體有皮膚、肌肉、骨骼、神經、內臟、腦…等器官組織,根據這些器官組織的活動而可區分運動、神經、消化、呼吸、循環、分泌、泌尿、生殖、免疫…等系統結構。
由動物身體系統結構表,可窺見各動物身體的系統結構極其相似,無論魚類、兩棲、昆蟲、爬蟲、哺乳,都擁有類似的生理系統機能;昆蟲由於體型較小,故而沒有明顯的心、胃、肝、腎等器官,但透過血管搏動與管囊作用,也同樣能達到相似的系統功能。
當然人類對各物種的觀察與分析,只是知其然地瞭解現有可感的生態物種,這些現有生物都是自然既有,且與人體所處環境相同,時空尺度差異不大的物象結構;然而這理所當然的自然結構,為什麼擁有極大的相似性?這並非物競天擇隨機演化所能解釋。
倘若放棄以人為觀點看待萬物,地球生態其實也具有相似的系統結構,例如皮膚系統的功能旨在保護身體、調節成分、維持體溫,人體有表皮與真皮,地球生態則有大氣層,同樣也具有保護、調節、恆溫的功效。
其他如運動、神經、消化、呼吸、循環…等系統結構,地球生態也都具有相應對等的機制;故若以人為觀點看地球生態,地球生態如同環境而不似生命,但若將時空尺度縮小至太分級尺度(約10-7倍)來觀察人體,人體同樣也會如同環境而不似生命。
至於地球生態中的物象生命,其身體結構為何如此,這並非隨機天擇的自然演化,而是巨觀意識形成的特殊趨勢;故“道同則演化同,道異則演化易”,地球這個世界載體自有其道,當然其他世界載體也具有其他型態的道,其演化結果就會與地球生態不同,若無法放棄人為觀點,就永遠無法觀測這些物象結構。

結構特性
無論地球生態或地球生態內的物種,其物象結構都存在相似地系統性,物象的結構系統能夠充分表現生態特質;此外,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必然是由微觀意識體所共生聚合而成;故物象結構系統必符合其生態運行之道,而生態運行之道則根源於巨觀意識。
換言之,每個人的結構系統雖然都大致相同,但卻並非絕對相同;對於微觀意識體而言,每個人體都存在明顯的相異性,其相異根源即來自於該人的道,也就是其運行生命的生活方法,例如習慣、信念、運動、飲食、癖好…。
大腦只是匯合整理體內系統結構的資訊,並作出相應適切的反射動作,而這些系統結構的資訊,來自於其他器官對體內外的環境反應;故而大腦是中樞控制的協調系統,而非感受知覺的主要根源。
因此,對人體進行器官移植手術後,會發現受移植器官的人,其習慣性情可能有所不同,甚至能保留捐獻器官者過去的記憶;這是因為器官也存在記憶能力,而且是感受知覺的主要根源。
《黃帝內經》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是故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養和神也,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雖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達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復入本元,命曰歸宗。
《黃帝內經》將人體視如國家,而將主要的臟腑功能,以“官”作為任職區分,其職責相對反應於系統功能,而系統功能就是感受知覺的主要根源;因此,神、節、謀、決、情、知、覺、變、化…,都源自於臟腑而合成匯整於腦。
此外,“刺”是用“鍼石”,為現代中醫針灸的鼻祖,古人則是以尖銳的石器,刺激人體的經絡氣穴,來達到醫療疾病的功效;故而知道人體的運行之道(修養和神),就能夠使其自主性地恢復正常,而不必非得仰賴藥物才能獲得治療。
換言之,地球生態是否也存在運行之道?如果人們能夠體察發現,就能夠讓它自主性的恢復正常,只要給予適當合宜的刺激,或許就能夠讓地球生態延年益壽;地球生態的脈搏等於人類的一年,若能讓地球生態多活幾年,對人類而言就是數千萬年的光景,那時再回頭看現代文明,就會如同陽光普照下的電光石火般。

觀察方法
以《黃帝內經》的觀點,人體與天地萬物對應,故陰陽、四時、五行、天候、地宜、人情…等無不能影響人體;故人體就如同一個與萬物融通的氣場,疾病則是因為寒、熱、風、邪…等氣逆不調所導致。
不可諱言其觀察方法較現代醫學宏觀,它能將國家生態與自然生態,視同人體生態一般觀察,找出其運行之“道”,就能夠排除疾病維持健康,故能以疏導調節的方式為主,而不必以截堵強制的手段達成。
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在常溫常壓下,透過薄薄的葉片,能聚合為現代科技至今還無法合成的葡萄糖;現代科學所聚合的化學物質,往往是透過高溫、高壓、爆炸、電解…各種極端的手段,迫使“物質”進行“化合”。
若探究現代科學謬誤的根源,則觀察方式必首當其衝;現代科學將物象世界過於物化,舉凡人類無法觀察或判斷物象皆視為“物”,而其所產生直接或間接的變化現象,皆視之為不具生命型態的物理化學現象。
故若現代科學不解弦而更張,永遠也不可能達到光合作用的境界,因為其所行方向已然偏誤,愈是有為執迷其發展方向,其發展觀察方向的偏誤就會愈大;就如同以強迫扭曲的方式裹足,腳裹的愈小就愈不健康,而現代科學所採用的物理化學方法,正如同又臭又長的裹腳布一般,緊緊地捆縛著扭曲變形的地球生態。
人體對於微觀的太分級意識體而言,就如同地球生態之於人類一般;如果將人體視為一個國家,細胞就如同一個“城”,城可以是獨立城邦或國家城鎮,就如同單細胞與多細胞的分別;而城中的居民,就是太分級意識體。
太分級意識體其實就是“蛋白質”,只不過人們對它的觀察方式,是以人為觀點作為觀點,而並非以“蛋白質”的觀點作為觀點;譬如生物體內的生化功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的酵素所執行,如果它只是“物”它又為何要這樣做?
核酸(如DNA、RNA)被人們視為紀錄遺傳訊息的物質,然而如果微觀意識體只是物,為何它們會紀錄遺傳訊息?為何它們要紀錄遺傳訊息?其實酵素與核酸都是人們物化生態行為的結果,當然蛋白質也是生態,甚至更為觀的原子核、光子,也都是生態。
若以巨觀觀物象的條件背景為觀點,會發現觀察巨觀物象也都是生態,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無不是由微觀意識體所聚合而成的生態體系;當然以巨觀物象為觀點,必須以其相對的時空尺度,如同人體脈搏近於秒,而人體身長近於尺,以此觀察才能明顯瞭解觀察人的結構
故而人類所觀察到的大尺度宇宙結構,只不過是巨觀意識體活動遷徙的當下分布;如同以觀測原子核的方式觀測人體,人體所謂的組織結構,就會如同太空結構一般難以分辨,因為它只能表現人體原子核的分布情況。
若人類的文明夠長,就能夠清楚發現巨觀太介級意識體(人類的824年,約為其一次脈動)的變化;如同對人體內氫原子進行核磁共振,以觀察人體內部的水分分布情況,並以人體能感知的時空尺度,連續而完整地呈現,人體內氫原子分布的連續影像,才會明顯感覺所觀測的人體結構。

共生結構
共生結構是生態系統的聚合結構,聚合生態系統是由內而外凝小成大,是一種由簡而繁逐漸相依統合的結構;故對意識體而言,組成意識體內的生態成員,共生意識較強,而對組成生態成員的微觀生態成員,則共生意識較弱。
譬如人體與器官組織的共生意識較強,是清晰可感不可分離的共生結構,而人體對與構成器官的細胞,其共生意識沒那麼強,共識結構就比較模糊;若人體與構成細胞的蛋白質,甚至構成蛋白質的原子,其共生結構就更加模糊而不可感。
倘若人體內的原子失去共生意識,人體將瓦解四散如同爛泥粉塵;故人體結構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器官、組織、細胞、分子、原子層層節制,由外而內的約束,由內而外的聚合,而約束力與聚合力就是共生結構的基礎。
然而共生結構為何如此?為何地球生態中的動物器官都如此相似?為何動物細胞難辨物種,至於分子、原子、介子就更難分別是誰的成員?為何它們要共生,共生對它們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人死後人體結構就面臨瓦解?
其實答案都在“共生意識”,其意識能明顯表現於共生結構;故讓生態成員共同造成生態體系的主要基礎,就是共生意識所形成的共生結構;換言之,生態萬物之所以存在共生結構,都是因為擁有共生意識。
在不同宇宙世界層級中,相對也存在不同的物象意識結構,巨觀宇宙世界層的物象結構,是由無數微觀宇宙世界的生態層級,經過無數的輪迴演化而聚合形成,是以巨觀意識體的起心動念,對微觀意識體而言,就可能有如搗海翻江一般巨大。
意識體本身也是微觀意識體的生態系統,意識體的行為舉止,都是微觀生態聚合形成的表象;當然意識體生命本身存在自由意識,而微觀意識體同樣也存在與其生命相對的自由意識。
換言之,意識體能夠感受某見事物,原自於“色身”這個意識流解譯機制,而產生意識體行為意識的基礎,來自於微觀世界層級的物象意識結構,故而人體所進行的行為意識,是由太分級為主的共生結構組織聚合而來。

世界載體的共生結構層次示意圖
太易級為物象世界的世界載體,它是構成外層宇宙世界的基礎意識體,也是該物象世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因該太易級的道而演化,而在該世界載體上演化的生態,都擁有該“道”的共生意識。
故物象世界的意識基礎,來自於微觀時空級距的意識流,而物象世界的演化趨勢,則來自於巨觀時空級距的意識流;自於塑造意識複雜度的條件,則來自於相對可感意識流因果循環所形成的結構分布密度。
物象尺度
宇宙的物象世界為七層結構,每層宇宙世界的結構,又可分為七級別;宇宙世界以“太易級”為結構基礎,太易級聚合為太初級、“太始級”、“太介級”、“太原級”、“太分級”、“太神級”,而成為巨觀太易級生態的結構基礎。
若以人體為觀察基點,則地球為巨觀太易級,太陽系為巨觀太初級,銀河細微巨觀太始級,光傳播的最大範圍為巨觀太介級;高分子為太分級,原子核為太原級,光子為太介級,靈魂為太始級,重子為太初級,餓鬼界為太易級的載體世界。
時空級距能夠使物象結構分明,雖然意識體由簡而繁由小而大,故是逐漸聚合的模糊結構,並沒有清晰的級距差異,例如微生物就是介於太神級與太分級之間的意識體;但時空級距能作為物象尺度的標竿,以便清楚觀察意識體的實際面貌。
人類對物象結構的取像,通常是以人類主觀感知為基礎,這是造成對意識體觀察不明的主因;譬如觀察太陽系,人們仍是以“秒”來觀整個太陽系的結構,這就存在時空級距的差異,時空必須對等才能觀察到實際物象,因為時意識與空意識本來就存在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
天文學家觀測太陽系與鄰近恆星的相互影響,而估計太陽的重力作用約可控制2光年(約太陽半徑107倍)的範圍;而圍繞太陽公轉的所屬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則約太陽半徑的105倍;這與元素與原子結構其實非常相似,太陽系的實際物象,可能就如同原子一般。
當然想看見太陽系的實像,就必須以其相對空間,而放大延長對它的觀測時間,然後在將之聚合壓縮為人類可感的“尺”、“秒”,才能夠讓人體明顯覺查出太陽系的實像結構。
如同原子核之所以能被發現,是因為能揭開“電子雲”的殘象包圍,而解開電子雲殘象的行為,其實就已經相對縮短取相的時間;換言之,原子的實像結構就如同人們於電子顯微鏡所觀察,但當時間級距小於空間級距,則實像就會變成如太空一般的虛空結構。
故而物象結構所呈現的實像體積,是其共生意識體間交互作用的殘影範圍;因此空間級距以意識體作用半徑為基礎單位,空間級距則以意識體循環週期為基礎單位;在人類所處的宇宙世界中,每級意識體時空級距為88(約107)倍;而觀測物象結構,必相對調整時空級距,才能逐步發現它是什麼?它在作什麼?它為什麼這麼作?

感受結構
我們身處的宇宙世界,為什麼具有時空意識?靈魂精神從何而來?氣力感受又如何形成?而理性道理的根本究竟為何?這些清晰而具體的感受,其基礎到底以是物質實體或是精神靈魂為?
舉凡萬物都是由簡而繁由小而大,由微觀生態逐漸聚合成巨觀生態,共生意識是生態成員逐漸形成的共識;故它們聚合的趨勢來自於巨觀意識體,聚合它們的感受則源自於微觀意識體。
除了最外與最內層的宇宙世界外,其他層次間意識體的感受形成,皆以微觀物象結構為基礎;換言之,人類身處於第5層宇宙世界,人的辨識、氣力、靈魂、物質等感受,都是微觀物體所聚合而成。

無形感受的意識結構
以人體感受而論,物象結構為相對可觀,而意識結構則為相對不可觀;故光子以外的物質能夠被人體觀察,而光子(太介級)以內的物質則非人體所能觀察,必須先用微觀意識體間接感應,並經過適當地轉換後,才能被人體所觀察。
太易級的結構如同行星,它的外觀呈圓球自旋的型態,它是太初級(如太陽)的聚合成員,故會與太初級成員間產生交互作用,當太易級圍繞太初級核心公轉時,面向核心的半球為陽,而背對太核心的半球為陰。

太易級負陰抱陽示意圖
故太易級是產生理性辨識能力的基礎,陰陽是一體兩面的不同面向,善惡、是非、對錯、正邪、良劣、賢愚、聖鄙…一切的辨識感受根源皆源於太易級;此外,太易級為微觀世界載體,微觀世界生態即太易的道,生態演化的改變,能促使太易級的旋角與軌道改變,聚合這皆道的改變,就會逐漸將辨識感受轉變。

太初結構力場形成示意圖
太初級(如太陽系)是由太易級聚合而成,最初由兩個或多個游離的太易級,因旋向頻率相近而逐漸形成共生意識,它們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力場,然後逐漸成為太初級核心(如太陽);當太初級生態成形後,太易級就是太初級成員,當部分太易級成員死亡漂離解體後,太初級會重新聚合新的行星,即太初級的生理代謝作用。
同理,太始級(如銀河系)也是由太初級意識體所聚合而成,由於太初級的交互作用產生平衡力距,使太始級能呈現形面分布;當意識體聚合為太始級時,也意味它具有辨識即氣力的基礎,故而足以形成能表察複雜意念的靈魂生態基礎。
當眾太始級形成太介級後,就具備完整的物象意識結構,包括形成物質感受的時空意識,呈現精神靈魂感受的神形意識,傳達氣場親疏感受的氣力意識,表現理性辨識感受的精識意識;如同一個個極其相似地完整的元件,組裝為人體所能察覺的物象感受。

形體結構
其實所有物象都是意識恍惚作用所產生的幻影殘象,故物象是以意識恍惚為基礎,透過時空級距的龐大差距,而使物象世界的結構合理化;故而形體結構是相對於主觀意識體的解譯感受,而並非意指宇宙世界中的所有意識體。

太神級意識體的形體結構示意圖
太神級(如人體)是由太分級(如高分子)聚合而成,太分級則是由太原級(如原子核)聚合而成,太原級則是由太介級(如光子)聚合而成,太介級則具有完整地時空、神形、氣力、精識等意識概念。
同樣是由內而外由小而大的聚合方式,故地球生態系統也是逐漸聚合演化而來;人類目前所認同的生命(如動植物或微生物),大抵是太神級的意識體結構,然而太神級生態結構,是由太分級所聚合而成;故太分級的生態演化,早在太神級產生前就已然成形。
形體結構與物象結構的聚合方式大抵相同,只不過是物象與意識的解譯轉換方式不同罷了;故太介級形成太原級的方式,與太易級形成太初級的方式大致雷同,只不過是在太初級的氣力結構基礎上,形成可觀物象的交互作用,而力距能表現這種交互作用的效果。
因此,現代科學用高頻雷射光,在真空腔打出“物質”與“反物質”,並非所謂宇宙大爆炸的成果,但卻可以作為力場對立的太原級結構模型;至於所謂的“反物質”,其結構與質量一般“物質”並無不同,真正相反的只是電荷性質相反罷了。
由於“物質”與“反物質”電荷性相反,因此當光束打出兩物質後,兩物質旋即受磁力吸引相互高速對撞而消失,並產生相對巨大的能量;故反物質並非物的“質反”而是其電荷形成的“力反”,是透過力的異向性使物體相互吸引,而高速碰撞就會產生相對的能量。
不過在兩物質碰撞之後,物質並非真的不見,而是粉碎為更小的的粒子,而力反的問題經由物體的粉碎四散而獲得解決;當然更小的力子是太介級甚至更為觀的尺度,以今日人類的科學無法證實,因此就被視為物質完全地消失。

正反物質對撞示意圖
“太初級”為形體結構的氣力意識基礎,太初級是以眾太易級意識體,與太初級核心形成向心與離心的不同交互作用,達到的一種均衡結構與平衡力場;故以微觀太初級而言,所有的太初級形成的力都不同,然而放大至太原級,則作用力場皆趨近相同;故而當正反物質對撞後,其力並非完全抵消而是趨近於0。

No comments:

Ying Yang

Ying Yang

Blog Archive

About Me

Restarting to 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