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3, 2010

《意識宇宙論》本質/生態


《意識宇宙論》本質/生態
http://blog.udn.com/SenseCosmology/3730308
2010/01/28 16:26:06 瀏覽55|回應0|推薦0
地球繞著太陽系運行、電子繞著原子核運行...,人們發現巨觀與微觀的物體運動方式極其相似;然而地球為什麼繞著太陽運行?難道只是因為太陽的引力作用嗎?不僅離太陽近的地球如此,就連離太陽半徑十萬倍的天體也是如此。
在廣大的太陽系空間中,太陽就如同原子核一般渺小;原子核被認為是具有極大質量的實心物體,故而能在廣大空間中約束電子;難道太陽也是具有極大質量的實心物體嗎?很明顯,太陽不等於黑洞,是時空級距讓明顯地道理變的模糊不清。
當我們人在地球,認為地球生態是自然環境,是可以隨意被人利用開發的資源;然而當人離開地球,從遙遠的太空梭上觀看地球,卻能感受它是完整的生命;這是身在其中所導致的見識不明。
人不能毫無防護的離開地球生態,也不能在太空中長期獨立生存,就如同人體細胞一般,隨意脫離人體就會導致死亡;單細胞生命可以獨自生存,一般多細胞生命卻必須共生。這些微妙的共生關係,是意識演化形成的相似結果。
故地球世界是生態、太陽系是生態、銀河系是生態,原子內的世界是生態,原子核內的世界仍然是生態;所謂的“化學反應”是生態變化的結果,所謂的“物理現象”是生態運行的表象,而所謂的“基因工程”只是生態群組的移轉。




共生意識
共生意識是意識體對其所屬生態的存依意識,使意識體能具規律地存續於生態之中;在生態之中的意識體,未必能存在清晰的共生感受,然而卻會自然而然地遵循生態規律;故共生意識是生態所屬意識體,生存所必須遵循的無形約束力。
生態規律是使生態保持平衡與循環的關鍵,當生態所屬意識體產生意識突變,就會導致生態平衡與循環特性的破壞;然而受破壞的生態中的意識體,卻仍然能存在共生意識;故除非生態平衡與循環特性徹底崩潰,擁有共生意識的意識體,仍有可能重建生態的平衡與循環。
共生意識不僅止於相互可感的存依關係,因為生態之所以成為生態,是已具備必須共生的自然規律;無論生態所屬意識體願不願意,都必須按照其規律運作,否則就會對生態造成破壞,乃至於導致生態的滅亡。
故共生意識包括清晰可感的存依關係,存在清楚地合作(如人與馬、鯊與清潔蝦)或競爭(如豹與羚、蛇與鼠)等,直接影響生存的生態關係;也包括模糊(如氮碳循環、呼吸作用)或不可感(如氧鐵作用、洋流季風)等,間接影響生存的生態關係。
生態是意識體共生意識產生的聚合體,當生態成形之後,其所屬的意識體無論是否存在清晰的共生感,都必須按照該生態的現實規律;故食物鏈表面上是單向的能量傳遞過程,實則是生態運行規律的一環,而根源於生態運行之道。
其實地球生態中的所有意識體,都存在共同的“道”;地球生態是是第六層太易級;當太易級的“道”存在,意識體就會逐漸產生共生意識,而形成生態並維繫其存在;當太易級的“道”消失,生態就會逐漸瓦解並歸於死寂,而生態所屬的意識體,最終也將改變型態或不復存在。





生命與生態
如果將生物、水、大氣、岩壤形容為地球生態的肉體基礎,則共生意識則為附著在肉體上的生態靈魂;生態靈魂與生物或其他意識體的生命靈魂,擁有同等時空位階的共生關係,即太始級意識體間的實際共生作用。
若地球生態擁有肉體與靈魂,就足以稱為形體完整的生命,若能再擁有自由意識則能稱為完整生命;故人造生命的最大的難度,在於創造具共生意識的意識群體;因為必須具有共生意識的意識群體,才能夠使主體生命擁有自由意識。
因此,生命是聚合而成,當生命聚合成形後,對內部的組成分子就擁有約束力;這種約束力既是實際地生存依賴關係,也是無形地循環平衡規律,如同人體是多細胞生命,人體細胞存在實際的生存依賴關係,也能使人體保持循環平衡的規律。
故生命必然是生態,而生態則未必是生命;因為生態可能是生命形成的過程,就如同胚胎的形成,或地球生態的演化初期,是逐漸擁有共生意識的意識聚合體;當意識聚合體存在清楚的共生意識後,就能使意識體聚合的生態成為生命。
生命體是由小聚合為大,當生命體死亡則由大分解為小;故…原子聚合為分子,而分子聚合為生物,而生物又聚合為生態;當地球生態死亡,則生物群體將逐漸瓦解滅亡,隨後分子群體繼之瓦解滅亡,隨後原子群體繼之瓦解滅亡…。
直至分解到太素級為止,地球生態的滅亡後,地球就僅為世界載體,但仍是第六層宇宙世界的太易級,當第六層宇宙世界意識體與地球相應的“道”再次存在時,地球生態又回重新開始新的生態與生命演化過程。
所以地球與地球生態年齡大不相同,地球的實際年齡要比46億年大的多;這是因為地球是太陽系的組成分子,既是第六層宇宙世界的太易級,也是第五層世界的世界載體;而月球是在本次地球生態的演化初期,所精心裝置的生態實驗儀器。





生態演化
生態演化根源於意識演化,始於“道”的存在,而終於“道”的寂滅,道同則演化同,道異則演化易;是故若無自由意識存在其間,生態演化是反覆輪迴的不變過程,而生態演化歷程程只不過是記憶與回憶。
意識演化是意念的演化,包括我們瞬間的起心動念、經歷數代的策謀長計、人類文明的演化歷程、乃至於地球生態的演化歷程…,都是以意識為演化根基;意識驅使生態的演化,而生態演化也反映意識的軌跡。
意識演化的過程包括:存在、自我、貪圖、仇怨、經驗、自滿、質疑、頓悟、寂滅,這是有為意識所塑造的演化程序;反應於生態現實則包括:存在、適應、勤勞、競爭、掠奪、巧奪、報復、隨欲、寂滅等行為演化。
無論意識或行為,演化的開始都是因為道的“存在”;而生態初始的生命體,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其首要之務就在於適應環境,並使其生存能夠安全的延續。(如原核單細胞)。
當生態中的生命適應環境後,為使生活過的更好而貪圖資源的攝取,而這種意圖就表現在勤勞的行為(如三葉蟲);當生態中的生命繁衍眾多,眾多的生命體勢必爭相攝取生存資源,於是仇怨的意識產生,而競爭的行為也充斥於生態之中(如魚類)。
在生態中競爭勝利的生命體,能夠獲得勝利的意識經驗,然而勝利者的競爭成功,確是對失敗者的掠奪行為;故而競爭愈是成功,其掠的奪行為就愈明顯;資源獲的取愈是有效,就擁有更深刻的經驗意識(如兩棲類)。
經過無數刺淘汰,生態中就充滿掠奪者,遂使掠奪行為變成生態中的主流常態;在掠奪環境激烈競爭中,成功者會形成主流的自滿意識,而失敗者卻會形成依附、寄生、破壞…等意識;導致整體生態的行為,呈現巧奪為強的局面(如昆蟲類)。
各種複雜的巧奪行為,導致原成功者的失敗,使生態主流不能自滿於過去的成功經驗;更複雜的生態體系,更複雜的巧奪行為,使生態主流意識普遍地質疑過往的成功經驗,而形成以報復行為為主的恃力吞併現象(如爬蟲類)。
經歷紊亂而險惡的報復生態過程,使意識逐漸頓悟而放棄報復型態;於是生態以追求生活品質為演化目標,而形成以隨心所欲為主的生態行為表現(如哺乳類)。
每個演化的階段,都包括完整的演化過程;例如人類是地球生態演化的最後階段,表現在生態演化意識的是頓悟,表現在生態演化行為的是隨欲;然而整個人類文明生態的演化過程,卻包括完整的演化意識與行為。
故生態演化是意識導向的產物,而遺傳與突變只是產物的生態表徵;故生態演化的物種,是以意識演化趨勢為因,而隨機突變或遺傳漂變,只能表現演化的果;因此在宇宙世界中,所有的生態演化都具有意義,並非隨機自然而形成的結果。





生態的變遷
基因隨機突變無法解釋生態的演化行為,這是因為基因本身就是生態群組,只是其時空尺度較小而被人們物化;然而基因突變確能證明演化非等速進行,而是一種疾變後平衡的變遷型態。
災難(如火山爆發)確實會使生態產生變遷,這是因為災難的毀滅性相對夠大,使生態不得從新開始或另謀生路;然而局部與全面卻截然不同,要使地球生態演化全面變遷,其相對災難性可能足以毀滅地球生態,而非能促成地球生態的進一步演化。
根據考古學家對化石發現,推測物種曾經歷許多次大規模滅絕,並認為其原因是生態環境的大幅改變所致,且最大可能就是氣候的劇烈改變;然而地球生態是完整的生態系統,故它能夠維持生態的平衡與循環,故不可能產生導致物種滅絕殆盡的氣候劇烈改變。
能導致物種滅絕殆盡而不造成生態崩潰的原因,並不是從外而來的劇烈變遷,而是由內而生的大幅變遷;故對於地球生物而言,微生物才是造成生物滅絕的主角;再向內追根究底,會發現生態意識的改變,才是生態變遷的根本因素。
生態意識的趨勢塑造者,為宇宙意識本身;巨觀生態的意識轉變,將成為微觀生態的演化趨勢;而集合無數微觀生態的無數次演化,能表現巨觀生態的瞬間演變;故而巨觀生態意識體,對微觀生態意識體的演化趨勢,具有相對強勢的主導地位。
故地球生態的意識變遷,導致地球生物體內生態的意識變遷,導致太分級意識體內生態的意識變遷,導致太原級意識體內生態的意識變遷,導致太素級意識體內生態的意識變遷;而微觀生態的漫長演化歷程,表現在地球生態則為“疾變”。





地球與地球生態
地球生態是第五層宇宙世界,地球則是第六層宇宙世界的太易級,當然地球也是第五層宇宙世界的世界載體;故而地球與地球生態是兩個不同的意識體,地球生態的形成,象徵地球“道”的存在,地球生態的滅亡,象徵地球生態“道”的寂滅。
因此地球生態的年齡或許為46億年,但地球的年齡必遠高於46億年;人們今日用放射性元素來測量地質年齡,然而原子、光子也都是生態,故如同分子時鐘可能不準;所以46億年只能說明該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程度,而其反應的時間可能為曲線或甚至不規則。
地球就如同地球生物一般,具有外在運動與內在循環;人的實際年齡比表皮細胞年齡大的多,這是因為人體不斷的新陳代謝,若對表皮細胞進行分析,而來推論人的年齡必然不準;故而以地殼來論斷地球年齡也勢必不準。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部分,當地球死亡而脫離或解體時,太陽系會再度於類地球軌道產生類地球;如同人體某細胞死亡後,在相同部位會長出新的類某細胞;故而地球的存歿對太陽系而言如新陳代謝一般,也如同人的生死之於社會國家。
同理,太陽系之於銀河系也是如此,電子之於原子核亦是如此;故在巨觀的觀測中,所謂的物質並沒有改變,但就微觀的觀測而言,物質內部的生態卻隨時在變,並且不斷地規律運行、新陳代謝、生死興衰、反覆輪迴…。
地球生態與太陽生態的不同,表現在生存環境的巨大差異,使人們難以想像在太陽或地球內部能存在生命;因此太陽被認為是巨大的火球,而地球則是逐漸冷卻的熔岩。
然而我們將生存環境的巨大差異縮小,並將時空尺度與人體拉近,可以發現許多生命在難以想像的惡劣環境中優遊地生存,譬如黑白兀鷲可以在萬米高空中飛行,微生物能在萬米地殼中繁衍,甚至在高溫、高壓、高輻射、高酸鹼…環境中,都有生物的蹤跡。
當然這些特殊生物,是地球生態中的特例而非常態;然而所謂的“常態”,是以地球生態為準,但若以太介級生態為準呢?或若以太陽系生態為準呢?地球生態中的生物,可能是廣大而規律的天體運行,或是一團團如同線圈般的高分子聚合物。
《楞嚴經》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根據化石紀錄,最早的生命遺跡約在38億年前產生,而原核單細胞生物則約在33億年前產生;意味著,太分級生態約於30億年前,已具備聚合為太神級生命生態環境的條件。





地球生態的特殊
人們對從月球取樣的岩石進行分析,竟發現月球的年齡高於地球;由登月探險無意或刻意地以重力撞擊月面,卻發現月球如同大鐘一般空心;這正說明月球是在本次地球生態的太原級生態成形前,就已經被刻意安置在地球身旁。
月球存在目的的基本假設:
  1. 地球表面上觀測月亮與觀測太陽的大小相同。
  2. 繞著地球運行,並與太陽分據晝夜完美搭配。
  3. 永遠以皎潔的一面面對地球,並與陽光配合。
在太陽系小行星帶以內的行星(火星以內),由於受到太陽強大的引力影響,只有地球與火星擁有明顯衛星,然而火星衛星與火星本身的體積比僅約億分之七,但月球與地球的體積比竟高達百分之二,兩者比例相差約30萬倍。
太陽系中的行星與衛星,依其軌道位置及星體尺寸,而存在特殊比例的關係;欲使地球表面上觀測月亮與觀測太陽的大小相同,則距離地球愈遠,月球體積就必須愈大,才會與太陽看起來相同。
若在月球的軌道上的是實體衛星,它將無法受地球引力制約;此外,為使月球外觀永遠完整,月球外殼必須非常堅固,才能避免因外力而造成的缺陷;故而將月球設計為空心球體,確實有利於達到地球觀感上與太陽相稱的目的。
月球在與地球繞太陽公轉之虞,還須繞著地球自轉,如此月球離地球愈遠,繞行地球的距離便愈大,而離地球距離愈近則相對離心力也愈大,如同騎車繞著圓圈急馳,須在馳行距離與離心力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最有效而安全的繞行。
此外,像月球這樣相對巨大的衛星,須配合太陽公轉與地球自轉,且永遠要保持軌道的運行規律,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因為地球相對薄弱的引力,使體積相對龐大的月球,必須面對更艱鉅的外力因素。
例如當月球遭遇巨大外力撞擊時,很容易就會改變甚至脫離軌道,而失去其建構的目的;故而即便能夠製作在地球感觀與太陽對應的月球,也難以維持它長期而恆定的軌道運行。
實心球體的轉動慣量高於相同質量的非實心球體,且非實心球體的抗震效果能更優於實心球體;當“阿波羅13號”刻意撞擊月球表面後,月震持續3個小時以上,其能量相當於20噸TNT炸藥爆炸的威力。
當隕石“巨象”對月球造成前者10倍的衝擊後,月球仍能將此外力透過長時間震動逐漸化解,在平復外來衝擊後,月球軌道及運行規律皆未受到影響;足見月球內部結構並不簡單,而且其內部可能存在實心球體,一個相對於地球能合理存在的標準衛星。
此外,在考古學家的努力鑑定下,發現幾百個精巧的金屬球是在28億年前製造,大型核反應堆在20億年前產生;這是在地球太分級生態,已具備聚合為太神級生態環境條件之後,所留下的文明遺跡。
無論月球或古文明遺跡,都可以說明地球生態非常特殊,它是在自然生態規律下形成的不自然生態;生態的不自然來自於外力,若用文明程度相較,“他們”之於人類,就如同人類之於螞蟻;而本次地球生態的演化,可能只是一場特殊的實驗。
月球與太陽如同相對的陰陽,這是兩性的分野;然而在宇宙世界的常態環境中,生命應該沒有性別,所謂的陰陽是指一體的“負陰抱陽”;故讓地球生態的生物演化成兩性,是研究地球生態的主要目的之一。
《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當然人類實驗室中的白老鼠,與地球生態中的人類,都是宇宙世界生態的一部分,只不過相較於常態有所不同罷了;不同之所以形成是因為意識,常態之所以形成也是因為意識,故不論實驗者或被實驗者,其原始本質皆相同。





生態行為
一場好的實驗,必須排除多的於干擾因素,才能使實驗目的明確反應於結果;因此,除非刻意,實驗者不大可能留下多餘的干擾因素,讓實驗標的能夠發現;故而考古學家所發現的古代文明遺跡,應該並非外來,而是未被清理乾淨的遺跡。
地球生態是兩性世界,兩性世界的特色是激化意識,善惡、美醜、是非、好壞、敵我、恩仇…;意識的激化與對立,能夠使生態演化的現象清晰,當然生態行為也會因意識激化,而產生極端的競爭本領。
地球生態的所有物種,其胚胎在發育初期都非常相似(受精、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腸胚、主器官),然後才逐漸相異,產生物種各自的形體;故物種的演化並非進化或退化,也並非能在短暫的胎兒成型過程中,表現所有演化型態的記憶;而是相隨“心”走,而心就是物種的生態共生意識。
因此無論腮裂或面部皺折,無論尾椎或神經管,二心房的構造是否會消失,皮膚是否會長出鱗片;重點不在於相似或相同,而在於物種的演化的意識非常地像;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並非麻雀與人的五臟相同,而是意識所形成的系統性與方法性相同。
故在原始細菌中所發現的核糖體與聚合酶(DNA、RNA),也被發現在人體或其他生物之中,這些蛋白質仍保有相似的系統方法;“蛋白質”所形成的小型生態就是細胞,蛋白質被物化為物質,它其實是太分級生物,其基本生態形成於原始細菌之前。
因此“人為萬物之靈”這句話似是而非,人之所以表現萬物的行為,是因為萬物意識的系統方法就是如此,當然也包括人類在內;只是人類的行為容易被觀察發現,而對萬物的行為卻只是片面的瞭解。
至於將生態區分為生產者、消費者、食物鏈、食物網,並物化生態為能量傳遞的過程;這是人類文明生態的殖民時期,意識自滿而行為巧奪的階段,而主觀單純片面的看待生態;故僅能反映該階段的人類生態思想行為,而無法充分表現“萬物之靈”。
在人類文明生態的城邦階段末期,激烈競爭的行為與相對自由的意識,卻激發豐沛而極端的意識系統方法;《伊索預言》與《戰國策》就是表現極端生態意識的經典作品,我們能以《伊索預言》的動物行為感受極端人性,也能以《戰國策》的謀略詭計體會極端生態。
故人類意識產生的思想行為,能反映各種生態現象,例如合作、競爭、拮抗、畜養、利用、漁利、欺弱、暴寡、巧奪、搶奪、篡奪、偷取、詐取、陷網、埋伏;掠食、乞食、蠶食、蛀食、食小、食遺、候食、寄蝕、寄生、鯨吞、瓜分、分解、分化;欺凌、誘截、恃強、倚仗、趁勢、趁危、攀附、依附、附身…等,而各種系統方法,所產生的各種生態行為,充分表現第七階段的有為意識。

No comments:

Ying Yang

Ying Yang

Blog Archive

About Me

Restarting to Learn